原创 杨琼怡
作者简介 /Profile/
杨琼怡(1988—),女,护师,大专,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护士,主要从事临床护理。
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,便秘是很多人的难言之隐。特别是当代年轻人生活节奏较快,生活作息不规律,再加上饮食方面等原因,往往会出现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等便秘的情况,还可能会导致痔疮的发生。尤其是最近秋燥,更易发生此类情况。
图源:作者提供
秋燥便秘的原因
为啥一到秋天,容易出现便秘或者便秘加重呢?燥是秋季的主气,会消耗我们的津液,秋季便秘多因为肠燥。燥易伤津,肠道因受燥气影响而变得干涩,造成大便干结难解,属于「津亏便秘」。
津液是滋润我们身体的,津液充足,皮肤才会滋润,口唇才能湿润,大便才能通畅。打个比喻,把肠道比作河道,便便比作小船,河道里要有水,小船才能顺流而下;河道里的水少,小船就走不动;如果肠道的津液不足,也会大便干结,甚至如羊屎状,排出来很费劲!
从中医的角度说,秋燥易伤津,津液和血都属于阴,而且津血同源,因此对付秋燥引起的便秘,最好的方法是滋阴润肠通便,滋阴就能生津补血,让肠道里的水多起来,从而可润肠通便。
图源:图虫
便秘和痔疮
临床发现便秘不但能引起痔疮,有时亦为痔疮的继发症状。
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,摄入过多的高脂肪、低纤维食物,以及不足的水分摄入,都会增加便秘的风险,进而导致痔疮形成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肠道蠕动减慢,肠壁肌肉弱化,加上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,因此,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便秘导致痔疮形成。
秋燥便秘,血虚津乏,排便努挣,如厕过久,增加直肠和肛门的压力,导致血管充血和痔疮形成。
其次,当患者排便时,痔核的静脉团就会充血增大,而便后痔核由于静脉回流不畅而充血,继而导致便血、脱出、肿痛等症状,此时会刻意减少排便时间或减少排便次数,使大便淤积、便无定时,加重便秘。
图源:作者提供
4个小妙招解决后“股”之忧
无论便秘还是痔疮长期存在都将成为后“股”之忧!
今天就告诉大家4个小妙招:
每天定时顺时针按摩腹部,(建议卯时5:00—7:00,大肠经旺盛)促进肠道蠕动。
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。排便时间为5~10分钟,勿久坐、久蹲、怒责,以免对直肠和肛门造成压力和损伤。纠正便时看手机、阅读等不良习性。
秋季最应该保养的是肺,肺与大肠相表里,因此在饮食方面,可多增加白色食物,如萝卜、银耳、山药、百合、梨等食品,利肺润肠,此外,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,每天2000~3000毫升,强化代谢,预防便秘发生。
保持肛门部清洁,便后温水坐浴,平时可进行提肛运动。
大家做到以上几点,一定能消灭不“翔”的预感,让你的肠道不再“堵车”,避免“菊花”绽放。
图源:作者提供
温馨提示:
当痔疮急性发作期,应卧床休息,减少活动,根据医生的建议,使用痔疮膏或药物来缓解疼痛、瘙痒和炎症等症状。较为严重时,(明确诊断为Ⅱ、Ⅲ度痔疮),应及时通过手术进行治疗。
当你做痔疮手术时,会面临什么?痔疮术后的中药熏洗到底好不好?得了混合痔,怎么办?
版权所有:上海市护理学会
原标题:《【护健图文】为啥一到秋天,容易出现便秘或者便秘加重?》
阅读原文